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资讯>正文

专访人人贷联合创始人杨一夫 讲述人人贷9年实战小微金融

2019-07-25 10:38:54 来源 T|T

杨一夫是一名80后互金创业者,海外学习归国,金融专业科班出身,他与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创立人人贷的九年来,一路见证了行业的起伏。

人人贷母公司人人友信早在2013年底,就曾打破当时全球同行业单笔融资纪录,获得1.3亿美元A轮融资。人人友信在2018年,宣布更名为友信金服,旗下拥有包括人人贷、友信普惠等多个子品牌。

人人贷累计成交额在2019年4月底,已经达到835.9亿元,累计借款人数106.27万。刚刚过去的2018年,P2P的寒冬中,人人贷实现了第三年连续盈利和小幅同比增长,仍然获得净利润0.99亿元。

人人贷作为早期的P2P平台,小微企业主是其主要借款人群体,其中80%以上的资产来自合作渠道友信普惠。

线上小额信贷业务被狂热追捧的宽松时期,是在2017年12月之前,人人贷选择了最“难啃”的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作为核心资产,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杨一夫表示,“我们刚成立的时候,原始的理想是远程解决所有问题,看起来很fancy,只需线上过一下决策引擎,跑一跑模型,出借人和借款人都能在线上完成业务了。”

互金行业在9年前,大量数据掌握在行政机构手里,过度碎片化,无法集中、商业化使用,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基础。

杨一夫深知这条路没有尽头,于是转身投入了小微金融领域。小微信贷门槛更高,是长期限的产品,一个完整风险周期在三年左右,假如模型、系统要支撑有效且低风险的放款,至少要看一个完整的风险周期,调优则至少6年,也就是两个风险周期。

从小微金融切入之后,互联网金融基础直到2016年,才变得成熟。此时人人贷才将线上渠道的信贷产品布局上,不过周期达到了24期,件均大约3万元。

杨一夫指出,“线上产品也在朝着拉长期限,增加件均额度的方向走,当然需要时间。毕竟线下的团队在贷中贷后环节会有很大作用,见面沟通对信贷业务的风险防控更有效,线上缺失了这一环,还需要摸索。”

在合理的范围内,如何挣到钱,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对任何互金企业来说,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课题。

信贷产品的设计是最重要的基础,好的产品才能建立正确的商业模式,这是杨一夫始终坚信的一点。

主流的P2P资产,目前可以分为三个大类:

一是利率偏高的短期现金贷资产,产品Apr口径年化利率通常在36%左右。由于这类产品贷款期限通常在6个月左右,户均额度较小,周转速度快,余额体量相对较小,但门槛较低,涉及这部分资产的P2P平台数量最多。

二是Apr口径年化利率在18%-24%的信贷资产,普遍贷款期限为24-36个月,户均金额在3-8万元左右。经营这类资产的平台数量不多,但余额占比十分可观。

三是接近信用卡定价的信贷资产,Apr口径年化利率在12%左右。这部分资产也是P2P资金渗透率极低的一部分,在主流P2P资产体量中几乎可以忽略。

据悉,人人贷的主流小微金融资产,件均在8万元左右,平均周期33个月,属于第二类。

除了产品设计,杨一夫指出,“个人信贷就是数据驱动、流程驱动的,需要大量技术支持,所以要做好业务就离不开科技能力。”通过技术提高平台运营效率也非常重要。

他解释道,一个优质的产品,如何向业务人员解释业务规则和模型甚至都会涉及到,才能让业务人员通过有效的获客方式,对其进件进行准确的预判,进而直接影响到信贷资产最后的风险表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不能也没有甄别所有网站用户提供内容的真实性,也不保证其内容、产品、服务或其他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更不提供明示或暗示的担保。对于访问者根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本网站极其关联企业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涉及稿件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行业关注
图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