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资讯>正文

新东方经济学

2020-03-30 10:11:30 来源 T|T

      新东方经济学

(“经济学乖论”视频讲座第十讲)

徐芃翌:

大家好!我们把此前所有的经济学统称为“传统经济学”。那么“经济学乖论”是从与“传统经济学”完全不同的视角观察研究客观经济所形成的经济学体系。该体系己经问世的有“价值乖论”、“货币乖论”、“通货膨胀乖论”、“财富与分配乖论”和“经济危机乖论”。制作成视频讲座分为六题十讲。

今天我们来讲第十讲“新东方经济学──经济学乖论总览”。

第十讲 新东方经济学─经济学乖论总览

通过前面的九次讲座,经济学乖论从与“传统经济学”完全不同的视角观察研究客观经济所形成的经济学体系己经呈现在大家面前。大家看到的这个体系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有原则性的区别。它遵循的是东方的思维逻辑和哲学思想,它並没有花力气去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而是着力于新建。它就是一种新的东方经济学。

长篇的论述让人难以抓住要领。在本系列讲座的最后我们进行一个总结性的回望。所以第十讲就讲“经济学乖论总览”。

10.1 奠基槪念

乖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概念。构建乖论最基本的槪念主要有以下几个。

△人性基础

     经济是人的经济,离开了人便没有经济。而人是有人性的。所以人性是人类全部经济的灵魂。

人消耗着自己的人性资源推动着经济这架复杂的机器正常运转。也消耗着自己的人性资源创造物质财富供自已消费。人性资源的消耗过程中,人性资源也被物化到了社会财富中。    

人的意识是人性的外诉体,它会在人类经济活动中以价值的形式存在,並决定性地影响着经济。

每一个人都是三种人的综合体。同时俱有自然人、经济人、法律人三种人性。並由此决定整个经济的运行。10

△意识价值

    人的获利欲求用价值意识表达。意识价值就是用货币表达的被定价化了的人的主观价值意识。

在商品生产和销售的运动中,产生出人类赖以生存的使用价值和经济赖以存在的价值。同时人的价值意识被异化,成为了一种脱离人脑的“经济存在物”—— 意识价值货币。

意识的定价化过程就是商人用自己的智慧与市场认可度和容忍度博弈,对自己所拥有的商品主张获利权的实现过程。

    image.png

image.png 

△双价值体系:经济中同时运行着(劳动)价值系统和意识价值系统。它决定了货币的二重性

由人的价值意识产生——经过定价化异化成意识价值——汇集成一个体系就是意识价值体系。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意识价值货币体系。

社会的物质财富支撑着价值体系。意识价值体系执行物质财富分配功能。

△“不等价原理”:

所有交易都是在交易双方主观认可交易公平性的前提下进行的不等价交換。

公平性是指交易是在没有外力干扰下自主认定交易是等价交換。

在交易中,等价交换是显性的也是法津的、契约的。不等价交换是默认的,也是本质的。

在自然的世界里有“不平”才会有运动(水、电、风莫不如此)。离开了“不等价交換”经济就不可能运动。

不等价原理有着坚实的人性基础。在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这种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特点:追求平等公平,所以要求等价交換;追求自我意识,所以自己以为等价了就作出交换决策。也就是说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这一对矛盾对立统一体是建立在这种人性的基础之上。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一个基础人性。在不等价交换中才能实现赢利。

在经济运动中任何原理、规律、模式等等,只有当它有了人性基础时才能成为真实的存在。正因为不等价原理有人性基础,尽管一直被人忽视,它依然真实地存在着并发挥对经济决定性的影响。

△商品价格构成   

在整个经济中,商品价格就是成本加利润组成。在数量上成本就是价值量。利润就是等待异化的价值意识。所以从本质上讲,实体经济中商品价格就是:

商品价格=商品价值+商品意识价值

认识了这个构成就可以认识到同一商品的价格纷繁复杂的变化原因。

货主都有漫天要价的冲动。约束价格的市场因素只有市场认可度和市场容忍度。

△两种财富观

在两个价值体系框架下必然有两种不同的财富观。它们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组织财富观”其中也包括个人财富观。在这个概念下,物质财富和物质财富分配权利凭证是同一的。

无数的个人和众多的组织都只能在组织财富的概念下管理和运作自己的财产。但是将这些概念运作相加合成,因而认为整个经济体的财富也是货币加物质财富之和。将只适用于局部的概念推演至全局,就产生了合成谬误。每个经济体的总体财富只能用“社会财富观”概念来分析和认识。

“社会财富观”就是乖论定义的财富概念:“社会财富是含有劳动价值的物质使用价值。(实物和实物资产)。”

    在社会财富概念下,货币不再被认为是财富,货币是财富分配权利的凭证。经济体内全部货币的复杂运动构成财富分配系统。

乖论社会财富观除了认定只有含有劳动的物质才是财富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只有物质财富才是社会中被分配的对象物。

△货币供需均衡新解

货币供需平衡的定义:

经济中全部物质财富所有权凭证数量与物质财富数量比例匹配;各货币运动域间占用货币量均衡。

在这个定义中的“需求”是物质财富数量对表达它的凭证数量的需求。至于占用(或者说消化)货币的需求,它们会自动保持与货币供应的均衡。

货币需求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改去适应供给的量。这种自我修改决定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达程度国家和地区、不同群体的物质生活水平。

传统经济学对自己的需求供应均衡理论视若灵魂。认为只要懂得了他们的供需理论就懂得了经济学。连鹦鹉都可以。並在这种认识下创造出各种数学模型。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幼稚的自我陶醉和欺骗。

10.2  货币新认识

货币是什么?这是经济学的首要问题。离开货币便没有经济学。

恰恰就是在这个最重要最基础的问题上,传统经济学至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认识。

10.2.1货币新槪念

△货币本质:货币就是社会物质财富分配权利的凭证。传统经济学中关于货币各种功能和定义都是货币本质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表达。

△币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中货币自始至终都是物质财富分配权利的凭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货币在不同时期都会选择不同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币制形式来表达自己。

    现实经济生活对物质财富分配权利凭证的依赖是超越历史、法律、政治的,是不变的。经济生活对币制並没有依赖性,而只有选择性。经济生活会选择适应经济发展的能充分发挥物质财富分配权利凭证功能的币制。

▲货币的属性

1,货币二重性是货币最本质最重要的属性

货币是商品价值的尺度和代表,同时也是意识价值的尺度和代表。作为商品价值的代表,货币以物质商品为自己的依托。作为意识价值的代表,它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依托。每一单位货币既是商品价值又是意识价值,无法分割,也无法分辨。

2,二重性生成货币的两种不同源性

价值货币以物质商品为自己的依托。我们说这种货币是有源的。这个源就是物质商品。这部分货币是有源价值货币。货币作为意识价值的代表,它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依托。我们说这种货币是无源的。这部分货币是无源意识价值货币。

每个经济体中物质资产和物质商品的用货币衡量的总和就是价值货币的总数。其余所有货币都是意识价值货币。

3,本质回归

从人们普遍接受的角度看,货币的本质就是信用。商品货币是劳动价值支撑的信用;信用货币是法律和道德支撑的信用。

信用货币统治地位的形成是货币本质的回归。

       image.png

4,1∶5原则

某经济体中全社会实体经济产值以价值货币计算如果是1G,则为使1G量商品能生产和正常流动,需要数量为5G的货币量。

从物质商品流动分配过程需要货币量来估货币总量有1∶5原则。从物质商品对货币的支撑力也推论出同样的比例关系。

5,货币增量与供应

经济体内生产能力决定新增物质财富的数量。这个数量比例地决定物质财富分配权利凭证的数量。两个数量都用不可分割不可分辨地用同一货币表示。那就是新增货币。

△货币由两个渠道进行供应:

货币自发供应——经济帕斯卡效应供应货币、无源货币有源化、货币替代供应。

货币主动供应——中央银行货币投放

货币主动供应有两个任务:一是增发基础货币满足交易需求。二是用政策手段影响货币在不同的货币域间流动。或把社会总货币的一部分封存起来或是释放到市场中去。从而在不改变社会货币总量的前提下,改变不同货币域的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只能在自发的货币供应之外,就责任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进行主动的货币供应。

中央银行供应货币最本质的责任就是按货币库容中提出的扩张要求为财富权利创造凭证。

也可以说中央银行应库容的招唤创造货币是职责,超限供币是越权添乱。

6,货币供应决定需求满足度

把货币需求与供应关系认定为需求主动是不符合事实的。不是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应。而是货币存量决定生产域和消费域可以分配占用多少货币。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里所表现出来的“货币需求”实质是一种需求申请,申请能否得到满足,由货币总存量决定。货币总存量的多少由经济体发达水平决定。

货币需求的主动性是一种表象。需求总是自我修改的属性可以自动与供给保持均衡。这个属性决定了不同时代和同时代不同发达程度地区的消费水平总是和当时当地的生产供应水平相适应。

货币供需平衡的新定义:

经济中全部物质财富所有权凭证数量与物质财富数量比例匹配;各货币运动域间占用货币量均衡。

10.3 经济图解

    货币从产生——完成物质分配任务——被代谢。经历十分错综复杂的运动和起伏变化。用语言描述略显单薄抽象。我们己经采用了一些图画使描述形象化。现在我们将某些图画串并起来,力图使抽象理论更直观化。

    △货币自生自灭

    货币自生自灭图显示了新增物质财富决定的货币代谢简约过程。

image.png 

图中的  “金融经济” 内部关系又可以用“金融经济中货币运动图”显示。

 image.png

将这两张图合并,可更多地看到其中关系。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10.4 三个核心原理

乖论有三个核心原理:①经济新陈代谢、 ②经济帕斯卡原理、 ③金融资产自我创造。

10.4.1 经济新陈代谢

△实体经济的新陈代谢

实体经济中最本质的新陈代谢是物质财富的新陈代谢。生产的粮食被吃掉了、汽油被烧掉了、衣饰穿过后成了垃圾……。

生产和生活中所有的物质商品当它们被消费时,都会在经济生活中留下由有源货币转化而成的无源货币。过多的无源意识价值货币必须删除。通货膨胀是经济自发的删除过多货币的过程。

通货膨胀是实体经济中商品数量与货币数量比例失调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在通货膨胀中混乱的是“凭证”而不是“权利”本身。

在通货膨胀中物质财富的所有权没有混乱。是取得物质财富的所有权的凭证发生了混乱。通货膨胀破坏的是币制秩序但不破坏物质财富权利。是表达形式与权利的失调。

“通货膨胀将造成财富的重新分配”这已是一个研究共识。这种再分配毫无例外地将财富移向物质财富拥有者,其次是债务人。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农民、手工业者、制造商)和经营者在再分配中受益。因此实体经济获得比物价稳定期更大的动力。这是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并行的动力。

价格缓慢上升是更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是经济內在因素所致。我们称它为原色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就象有颜色的纸铺满从古到今全部经济史。而那些外力所致的通货膨胀就象在浅浅的原色纸上泼了星星点点的浓色。

泼色通货膨胀是货币秩序混乱造成的,它可以用重建货币新秩序的方法治愈。

基于两个事实:一是重建货币新秩序可以很快治愈通货膨胀;二是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使实体经济获得更多财富。我们可以认识到:

通货膨胀不是瘟疫,不必用仇恨的眼光看待它。

从本质上定义通货膨胀那就是: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的新陈代谢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因消费引起货币代谢贬值量的估算

    在《经济学新视窗》中给出了计算公式

           image.png

 image.png

其中:G为实体经济商品价值货币量,5G是实体经济货币理论总量。

      L为被即时消费掉的商品的成本。

K是被延时消费的商品的成本中的折旧费也是伴生代谢物。

m是经济生活中生产和生活即时消费的价值量。

N是被消费的商品在被消费前的多次转手销售中产生的利润之和是伴生代谢物。它的数量是最后一次销售收益减去成本之差。

货币代谢贬值率反映的是因消费导致的代谢物的数量。即有源价值货币无源化的数量。它是构成通货膨胀的自发部分,它与实际通货膨胀率还有一些差距。这个差距是由货币主动供应误差造成。

实际通货膨胀率=HDB+货币主动供应误差

因为不可测因素存在,需要用多指标共同测评通货膨率是否合理。

image.png 

△金融经济新陈代谢

    有诞生就有死亡,有创造就有灭失。金融经济中无源意识价值货币被投机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一部分用于推动经济发展。但它还会无节制地被创造出来,成为了社会的包袱和祸害。要甩掉包袱和消除祸害只能让多余的无源意识价值货币灭亡,别无其它的出路。

经济危机的根本任务是货币新陈代谢——删除多余的财富分配权利证书。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

货币在货币资产域内被不留痕迹地删除掉,是“看不见的手”的杰作,是货币的一种完美新陈代谢过程。

对于自然规律而言货币新陈代谢是完美的。但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些许痛苦。货币新陈代谢是不可阻挡和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寻找更小痛苦的完美货币新陈代谢的道路。

水对于人是必需的,但水太多就会发生水灾。投机和货币对于经济就如同水对于人一样。投机和货币是经济必需的。但狂热的投机和过多的货币就会带来经济危机。

一个给市场充分自由而又不放任自由的法律和尊重並力推法律的政府是防范危机的唯一力量。取缔金融投机的过度自由是法律的责任。

在投机热还刚刚露头时,政府就有必要出手切断投机利益链。经常性做好了货币资产域的新陈代谢 “化整为零”。就一定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面对各国不同的经济历史和现状。寻找本国危机触发值时可以用最近一次经济危机或金融震荡中的FBY((fei huo bi jin rong zi chan bi yun xing huo bi))值为参照点,选取一个较参照点低的值点。在FBY达到该值前采取措施化解危机。

10.4.2 经济帕斯卡原理

经济帕斯卡原理是:

当某种商品中的一部分价格变动时立即传导到全部商品,使全部商品价格发生相同的变动,从而导致该商品所对应的货币总量发生比例放大的变化。

经济帕斯卡原理的两个要点:一是价格变化,二是变化瞬间放大传导

每一种商品的经济帕斯卡效应都可以用下列公式表式:

M=m×Q/q        (1.5.2.1)

式中  

M  为价格变动后的商品总货币值。

m  为价格变动前的商品总货币值。

Q  为商品总量。(计量单位:件、个)

q  为总商品量中那部分引起价格先导变化的商品量。(计量单位:件、个)

设货币增加量为S,则

    S=M-m=m×Q/q-m=m×(Q/q-1)     (1.5.2.2)

请注意这部份货币实实在在地添加到了经济之中。货币S增加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人付款。仅仅是因为经济帕斯卡效应凭空在经济中添加了数量为S的货币。这是不由分说的不受控制的强制性货币增加。这也就是货币的自发供应。尽管是凭空添加的货币。依然具有货币的全部功能和特性。当它们汇入整个经济中后就再也无法辨识了

   image.png

对S改变一种表达方式   

S=Q(1-b)×A(1+a)        (1.5.2.3)

A为某种金融资产进入交易时的货币单价  

 a为该资产交易中价格变动率  Z≤a≤∞

Q为该资产总数  (计量单位:件、个)

image.png b为该资产总数中参与流通交易的资产数比例   1 ≥b≥0

其中:b=q/Q   

image.png 

从公式(1.5.2.3)所作的 “价格变动影响图”我们可以看到价格变动率是怎样影响货币创造:

1,当a从-1逐渐增大时,S的值不断增大。这时a的变化结果是创造新增货币。

2,当a从-1逐渐减少时,S的值不断减少。货币被蒸发掉一部分,直至a=Z时,S=-m。也就将数量为Q的w投机品的全部货币值都被蒸发掉了。金融产品市值蒸发是经常发生在金融市场的事。

△经济帕斯卡原理特性

1,意识价值论是经济帕斯卡原理的价值基础。

2,经济帕斯卡原理就是商品价格变化的杠杆式传导原理。价格是“成本加意识价值”的定义在经济帕斯卡效应中再次得到证实。

3,交易的本质是不等价的。只有不等价交易才能使商品价格在交易中升高。经济帕斯卡效应只能以“不等价原理”为前提。

4,经济帕斯卡效应所创造的货币会立即进入经济中,並毫无区别地发挥与所有货币同样的功能。这也是对《经济学新视窗》中“货币二重性”的诠释:“每一单位货币既是商品价值又是意识价值,无法分割,也无法分辨”

5,正是人的 “法律人”人性对“部分商品涨价后全部商品也涨价是必然的和合理的”规则的尊重和遵守,使经济帕斯卡原理的传导作用得以完成。

6,部分商品涨价只能在同样的商品中瞬间传递。甲股票涨价不会传递到乙股票;轿车涨价不会传递到游轮。

7,你赚的钱是经济帕斯卡效应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别人赔的钱也是被经济帕斯卡效应无声无息地删除的。在股市上创造的货币与删除的货币不可能相等。

8,所有商品(所有能定价出售的商品)价格变化及其传导都遵循经济帕斯卡原理。(服务除外)

10.4.3 金融资产自我创造

金融经济中股票、债券、证券型金融衍生品被人们创造出来,它们募集货币资金后被长期留在金融经济中以金融资产的形态充当投机品。所募集的货币资金用于交易、支付、存储后并没有灭失。仍在经济中其他环节中运行。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事实。

1,所有的融资行为在改变一些货币的运动路径的同时。都必然在金融经济中留下新的臆造的投机物品——非货币金融资产。

    只要有人能创造出一种新的融资方法並且能够实现,那么他就为金融经济增添了一种新的非货币金融资产。

    2,以实体经济中的物质财富为担保支撑发行的股票或债券所募集的货币资金能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以金融经济中的证券为担保支撑发行的证券募集的货币资金都是用于发起人的再投机,对实体经济没有任何意义。每发起一次证券担保的融资都会诞生新的非货币金融资产,使衍生金融资产的市值有所增加。不停歇地创造衍生证券就不断诞生新的对实体经济毫无意义的非货币金融资产。像细胞分裂一样不断自我创造。

    以物质财富为依托发行新融资创造新金融资产是细胞一级分裂。证券担保新诞生有价证券这是细胞二级分裂。细胞就是证券。在投机过程中因为经济帕斯卡效应市值会发成倍增加。所以它是分裂加速器。

细胞分裂的结果,金融经济内迅速增加巨额的非生产性非货币金融资产——市值。这是独立于实体経济之外的金融资产自我创造。

金融资产自我创造骑上经济帕斯卡效应的快马。金融资产在无任何人提供货币的前提下暴涨到比GDP高十倍甚至几十倍。这种乱象必然会发生市值删除。

    image.png

“金融资产自我创造”就是患有肥胖症的金融经济的那张无法停歇的贪婪的嘴。

10.5一个归纳:金融经济七大属性

金融经济的属性一:经济体分为相对独立两大板块: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所以经济危机具有局域性和独立性。

危机的局域性是指危机只发生在金融经济这个局域内。它的独立性是指它的基因发生、病情发展及最后爆发都是金融经济内部因素造成。並无实体经济的刺激和参与。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让实体经济感受痛苦,甚至遭受严重破坏。但是,那並不是实体经济发生了危机。那只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金融经济的属性二:金融经济中没有财富,只有财富权利凭证以及这些凭证的运动。

金融经济的属性三:金融经济具有与实体经济不同的独立的比例指标。

既然金融经济是一个与实体经济并存的独立板块,又有与实体经济完全不同的特性。那么企图从实体经济的各种中介指标来审视金融经济的健康状况一定是徒劳。

    货币库容中有两个比例可以标识出金融经济运行状况。

1,幕后货币中: 非货币金融资产/热钱 FBR  (fei huo bi jin rong zi chan bi re qian)

2,货币库容中:非货币金融资产/运行货币 FBY (fei huo bi jin rong zi chan bi yun xing huo bi)

FBR、FBY、YBW三者共联能够描述整个产权空间的数量关系。

image.png 

    金融经济的属性四:主要指标失衡酝酿危机,危机触发随机发生。

    面对各国不同的经济历史和现状。寻找本国危机触发值时可以用最近一次经济危机或金融震荡中的FBY值为参照点,选取一个较参照点低的值点。在FBY达到该值前采取措施化解危机。

    金融经济的属性五:金融资产存在幻觉。

    资产幻觉包含一个错觉和一个幻觉。

错觉是:幕后货币都是财富。也就是错误地认为用于投机的热钱和非货币金融资产都是财富。

    幻觉是:所有有价证券都能售卖掉变现成货币。

每一个持有有价证券的个人和机构都沉浸在资产幻觉中。都认为自己手中的证券能卖出,最坏的情况下也能割肉出手成功。在平常的情况下,总有成功的交易支持资产幻觉。当幕后货币(有价证券)在货币库容中占比接近危机触发值时。资产幻觉再也得不到支持。大量资产因卖不出去而被抛弃。这时资产幻觉被实践证明是幻觉

金融经济的属性六:金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应该避免的。

金融经济的属性七:金融危机是金融经济的新陈代谢过程。

10.6 一个外延观点:理论站位特别重要

一个外延观点:理论站位特别重要

    中国宋代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过户外运动体验的人都能领悟这首诗的意境。游人身在大山之中站在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山形山势完全不同。只因为游人置身山中。如果坐飞机从高空看庐山就会看到庐山真面目。

    同样,在河流中游泳的人能感受到水温水流漩涡泥砂水草。与此不同,河岸上的水文工作者能测量到流域水势洪峰河流曲直砂礁分布等。不同站位所体验和感受的“水”不尽相同。应该将两者的体验综合才能全面认识“水”。

    生活中这个简单道理似乎人人都明白。然而在经济研究中学者们似乎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举例:

关于货币的槪念。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观察,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处;是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等。站在财务人员的立场观察,货币是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站在银行职员的立场看货币是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还有很多理解,我们都能看到是某种站位上的产物。

    在实体经济中营销人员的站位观察,经济的全部内容只有需求和供给。而且是需求决定供给。在经济主导者的站位观察,是社会生产力决定供给量,然后通过市场分配给有需求的人。60年前根本没人生产个人电脑,因此根本没有电脑需求。先有电脑供应然后才有电脑市场。

站位决定理论采信。经济讨论中常看到不同理论不同结论。如果这些讨论在同一律前提下进行。那么讨论会推动理论发展。仔细分析他们各自使用的概念因站位不同而差异较大。在违反同一律的前提下讨论。结果是各说各的。所以说生活中简单道理。人人都明白。然而在经济研究中学者们似乎都不明白。

在经济研究和决策中,每个当事人都必然有两种不同站位。一种是利益站位第二种是默认站位。

首先每个人在经济运行中的利益追求决定他的认识站位。追求投资收益的人视物质商品为财富,力求从物质财富创造中获得收益。追求投机收益的人视无源意识价值为财富,力求规避风险从价格变动中获得非生产性收益

    在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会形成一定的默认站位,並由此决定自己的人生态度。政治家在这方面表现较为明显。经济学家同样在灵魂深处有一个默认站位。需要人们仔细去发现。

每一个经济体都希望在理论上站在经济主导者立场观察思考决策的人领导经济工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是站在经济主导者立场观察思考的人。所以他能当财政部长,他能创立宏观经济学。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是站在银行职员的立场观察思考的人。所以他创立货币主义。

    站位也决定研究者的态度。有一种大学毕业论文站位普遍存在于众多的经济研究者中。

    这种站位下所写的文章以能通过评审者(老师、编辑、审阅)的审核为目标。这样的站位所写出的研究无价值可言。

   此前说过, 主观价值论者站在商品消费者立场上体验消费感受,企图以消费感受充当商品价值。至今也没成功。只有站在商品制造者的立场上才能看到商品价值。     image.png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不能也没有甄别所有网站用户提供内容的真实性,也不保证其内容、产品、服务或其他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更不提供明示或暗示的担保。对于访问者根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本网站极其关联企业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涉及稿件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行业关注
图文赏析